每天3度电,在城市里能做什么?在湖北省老年大学北门,有一个温暖而具体的答案。日前,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城管执法局的一个“四两拨千斤”的巧思,将建筑亮化带变为便民“光墙”,照亮游客与市民的出行路。
湖北省老年大学北门,毗邻东湖路,与湖北省博物馆一墙之隔,是附近酒店的游客以及老年大学教职工夜间通行的主要通道。而在北门转角处,和通往东湖路的长约200米的道路,入夜后却“亮不起来”。
“以前晚上从这里走,恨不得要带个手电筒。”酒店一位员工回忆,由于主干道的路灯较远,且多有遮挡,光线十分微弱,加上大门内侧转角处视线受阻,时常有机动车出入,视线盲区大,夜间通行存在安全隐患。
东湖风景区城管执法局在一次常态化夜间巡查时,接到居民反映诉求,随即开展现场工作。
“我们注意到,老年大学建筑外立面本身就有夜间景观亮化带,只是平时出于节能考虑,并非每晚都会开启。”东湖风景区城管执法局负责人介绍。“我们讨论后,提出能否‘借’用现有资源,解决道路照明问题的想法。”
在不新增路灯、不增加管线的前提下,经过反复测算和多次试验,工作人员提出方案,仅需将北门转角两侧约40米长的建筑亮化带,从“按需开启”,调整为每天19点到21点开启即可照亮盲区。
据了解,这段LED灯光带,每晚耗电量大约在3度,按照现行居民电价测算,成本还不到2元钱。但是它带来的实际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,灯光通过墙体的漫反射,形成一片柔和而不刺眼的光幕,恰好能够覆盖最关键的转角盲区域,和北门外大部分通道,既美观,又实用,实现了功能与景观巧妙融合。
“这点改变,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实事。”夜间经常从此处进出的一位市民道出了大家的心声。这面看似普通的“光墙”,照亮的不仅是百米通路,更映照出城市精细化治理中所蕴含的民生关怀与智慧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保险金信托燃爆会成为高净值客户“标配”吗?
保险金信托,作为信托和保险跨界合作的产物,越来越受到高净值客户的...
养老投资基金为什么是FOF
岁月匆匆。在人生长河中,我们常常被时间裹挟着奔跑,往往忽略了对未...
银行主推银保产品增额终身寿险抢占“C位”
近日,部分储户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银行理财经理再度将银保产品...
沉寂许久的电力板块,终于把许多重仓“理所当然”的
基金经理“电”了一下。在亏钱不亏排名的聪明策略下,跟随主流资金重...
布局数字经济投资机遇华夏基金旗下ETF收益领跑
《投资者网》孟行今年A股市场行情热点频出,受益于政策面等多重利好...
中小公募发力本土区域市场“下沉”求突破
科技改变未来,伴随经济社会生活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,与美食烹制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