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门高新区:凝聚“新”力量,共绘“新”治理

发布时间:2025-09-04 13:32   内容来源:新华网   阅读量:13480      

海门高新区坚持“党建引领+暖心服务”工作模式,以辖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,打造新就业群体基层服务站点,为快递骑手、保洁员、货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,免费提供舒心休憩、慧心阅读、温心热饭、省心充电等便民服务,让他们在奔波忙碌中,拥有一处可歇脚、能暖心、得充电的“温馨港湾”。

构筑“新”阵地,打造暖心服务圈

走进灵甸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两名货拉拉司机正坐在服务站点内,伴着清凉冷气,一边饮水交谈,一边享受难得的休憩时光。站点外,灵甸街社区针对性配备汽车充电设施,几辆电车正在加速充电,为接下来的配送任务蓄力。新区立足村实际需求,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专属服务区域,各服务站点配备桌椅、饮水机、微波炉、应急药箱、充电设备等基本设施。除基本的服务功能,各站点还结合实际拓展个性化服务功能,如镇级党群服务中心贴心增设冷藏冰箱,配备象棋、跳棋、乒乓球等文体器材。稻香村站点开设平价食堂,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奔波途中的吃饭难问题。如今,看似简单的服务点已成为新就业群体卸下疲惫、感受温暖的“小憩驿站”。

瞄准“新”需求,精准服务全覆盖

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、分布零散的管理服务难题,新区靶向发力、精准施策,以组织建设为纽带,以精细化服务为抓手,将暖心关怀送到新就业群体心坎上。在组织管理上,依托行政村为“落脚点”,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快递站点、商家配送点、货车停车场等新就业群体集中区域,逐一摸排,对接其中流动党员,建立沟通交流群,实现传递组织动态、衔接管理服务,确保将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组织管理。在需求对接上,8月组织开展新就业群体座谈会,邀请保洁员、快递员等群体代表“面对面”交流。工作人员认真倾听心声,细致记录诉求建议,动态更新需求清单,让后续服务更加精准。在服务创新上,科学布局6家服务站点,实现服务范围全覆盖,让新就业群体随时随地能找到“歇脚地”。

激发“新”力量,奏响治理共鸣曲

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、解决急难愁盼的同时,新区进一步打破服务边界,以“党建引领、多元共治、共建共享”为原则,将新就业群体从基层治理的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,为基层治理注入鲜活动能。针对货车司机“常年在路上、信息通八方”的职业特点,培育第一批“党员先锋司机”8人,利用他们每日奔波在城乡道路的优势,主动留意沿途的道路安全隐患、环境卫生问题等,第一时间在群内反馈,化身成为“民情前哨”和“移动探头”。同时进一步激发新就业群体主人翁意识,引导快递员、保洁员组建“文明宣传先锋服务队”“乡村红色哨兵”等2支志愿服务队伍,为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注入更多的“新”力量。

下阶段,新区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、延伸服务触角,以更实举措、更暖服务,让新就业群体在奔波中更有归属感、幸福感,切实感受到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的温暖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热门图文